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如何发挥湖湘红色文化的育人作用,让湖湘红色文化贯穿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江南·体育(中国区)官方网站熊力游教授主持的湖南省一流本科课程“跨文化交际”以“三通”为抓手做了大量有益的实践探索,成效显著。
感悟雷锋精神
体悟红色湘女精神
更新教学理念,贯通“化”与“培”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湖湘大地是一片红色沃土,红色资源丰富。湖湘红色文化浓郁且深厚,湖湘红色文化对于锻造学生意志品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积极推动作用。该课程始终坚守文化立场,深耕湖湘红色文化沃土,以“大思政”格局形成为契机,深度融合课程思政,在授课内容中有机融入湖湘红色文化,致力于让学生从湖湘红色文化中汲取丰厚理论滋养、精神力量和文化自信,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该课程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和革命历史纪念馆的红色资源优势,积极与湖南雷锋纪念馆等单位合作建设湖湘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基地,深入杨开慧纪念馆、毛泽建烈士纪念馆等地体悟湘女红色精神。通力打造湖湘红色文化实践教育课程体系,让红色资源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让更多大学生了解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授课主体有纪念馆的讲解员,还有具有显著思政色彩的社会育人力量,如在平凡岗位上作出卓越贡献的老同志、脱贫攻坚的先进典型、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医护人员等。
公益志愿者活动小组
城市“啄木鸟”行动
优化课程内容,联通“知”与“行”
该课程始终秉持“知行合一”理念,强调“知”和“行”辩证统一,“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增“知”。该课程既重视跨文化交际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将授课内容延伸到文化探索与社会实践,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依托社会实践平台开展城市“啄木鸟”行动、“语焕星城”文化实践、“‘音’你‘童’游”志愿服务等跨文化探索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跨文化感知力和语言传播力。2022年暑期,在该课程组的指导下,“雷锋精神国际传播社会实践调研团”赴湖南雷锋纪念馆,聚焦“雷锋精神国际传播”积极开展调研。该团队与“学习强国”长沙学习平台合作共建专栏“向世界讲好雷锋故事”,目前已完成8篇雷锋中英双语故事和1部中英双语视频,篇均阅读量在18万左右;在光明网、中国网、长沙晚报等权威媒体发表理论文章8篇;踊跃参加2022年度湖南雷锋纪念馆“雷小锋”种子工程活动,承担了8月1日至14日共计48场次的解说和接待工作,总计服务1342人次。8月12日上午,该团队在湖南雷锋纪念馆隆重举行“雷锋精神国际传播”成果汇报会。江南·体育(中国区)官方网站、湖南雷锋纪念馆相关领导、教师代表、课程组和团队全体成员以及来自美国、爱尔兰、印度、巴基斯坦、叙利亚、也门、赞比亚、加纳等8个国家的数十名外国友人出席汇报会,与会嘉宾均表示在课程组指导下该团队为以雷锋精神为代表的湖湘红色文化国际传播作出了卓越贡献。
“语焕星城”公益活动
服务“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博览会”
升级实践平台,打通“学”与“用”
该课程始终秉持“学用结合”理念,强调“学”与“用”相辅相成,“学”是为了“用”,“用”是更重要的“学”,要将二者有机统筹起来,以“学”促“做”,在“做”中“学”。该课程既重视跨文化知识的传授,还强调将所学广泛运用至社会服务之中。该课程鼓励学生运用外语和跨文化能力成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使者,指导学生积极服务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中非经贸博览会、东亚文化之都建设、非遗之旅·日韩长沙文化周等活动,为长沙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贸、科技、旅游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赋能。在该课程的指导和引领下,在各类外语志愿服务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的学生典型:2016级学生司佳璇在外交部“湖南全球推介”活动中受到湖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嘉奖;2014级学生杨晴雯及其团队获湖南省首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和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2015级学生宋晓釩担任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外语服务志愿者,负责协助外国代表团抵离、住宿、用餐、参赛等,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的外语保障。
“音”你“童”游社会实践
来源:学习强国
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2934443090260730892&item_id=2934443090260730892&reedit_timestamp=1673314786000&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编辑:融媒体中心
审核:徐远超